牢子
词语 | 牢子 |
---|---|
拼音 | láo z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旧称狱卒。(二)、泛指一般衙役。 解释二: (一)、旧称狱卒。 《水浒传》第二七回:“因此节级、牢子都不要他一文钱,倒把酒食与他吃。” 清 遯庐 《童子军·采狱》:“俺们牢子是最修行的。” 洪深 《申屠氏》第六本:“押司取出一锭银子赏给众牢子。” (二)、泛指一般衙役。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权借这 承天寺 里住下,拨几个心腹牢子把守寺门,一个閒人也不许放他入来。” 解释三: 牢子,láo zǐ,ㄌㄠˊ ㄗㄧˇ,牢子,旧称狱卒。出自《水浒传》。 【牢】字解释: 牢láo 养牲畜的圈(ju刵 ):虎牢。亡羊补牢(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牢笼。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 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牢。坐牢。 结实,坚固,固定:牢固。牢稳(a.稳妥可靠;b.物体稳定,不摇晃)。牢记。牢不可破。 笔画数:7; 部首:牛; 笔顺编号:4453112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
上一个:望竿
下一个: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