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蒜
词语 | 朱蒜 |
---|---|
拼音 | zhū suà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顶端有蒜头状物的红漆棍棒。解释二: (一)、顶端有蒜头状物的红漆棍棒。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七:“昔 徐温 子 知训 ,在 广陵 作红漆柄骨朵,选牙队百餘人,执以前导,谓之朱蒜。” 解释三: 硫酸卡那霉素软膏,抗生素类药。用于治疗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细菌性痢疾、肠炎等。亦可用于腹部手术前清洁肠腔。 【朱】字解释: 朱(硃)zhū◎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 姓。 朱 shú ◎ 〔朱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同义词、近义词:朱 【蒜】字解释: 蒜suàn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分瓣,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味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通称“大蒜”):蒜头。蒜苗。蒜黄。蒜毫。蒜薹。 笔画数:13;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123411234 |
上一个:銮辂
下一个:小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