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极
词语 | 备极 |
---|---|
拼音 | bèi j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犹言十二分,形容程度极深。(二)、周备极至。形容范围极广。 解释二: (一)、犹言十二分,形容程度极深。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先夫人备极劳苦,躬亲养育。”《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只是严加拷掠,备极惨酷。” 清 王沁 《明画录·汇纪》:“﹝ 杨塤 ﹞善以彩色漆製屏风器物,备极精巧。” (二)、周备极至。形容范围极广。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杂纪》:“乃知 孝庙 体悉羣臣,可谓备极。”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六章:“故大学分科之多,备极万有。” 解释三: 备极,汉语词汇。拼音:bèi jí注音:ㄅㄟˋ ㄐㄧˊ释义:1、犹言十二分,形容程度极深。2、周备极至。形容范围极广。 【备】字解释: 备(備) bèi 完全,应有的都有了: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 事先安排好: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 设施:设备。装备。军备。 笔画数:8; 部首:夂; 笔顺编号:35425121 【极】字解释: 极(極) jí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 最高的,最终的:极点。极限。极端。极致。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多极化趋势。 准则:为民立极。 疲乏:人极马疲。 古同“亟”,急。 古同“殛”,杀或罚。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wéi )。 笔画数:7;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354 |
上一个:鵙鵙
下一个:类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