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矟
词语 | 马矟 |
---|---|
拼音 | mǎ shuò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马上所持的长矛。 南朝 梁简文帝 《马矟谱序》:“马矟为用,虽非远法,近代相传,稍已成艺。”《南史·柳世隆传》:“﹝ 柳世隆 ﹞常自云:‘马矟第一,清谈第二,弹琴第三。’。在朝不干世务。”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男儿须作健,清谈兼马矟。”解释二: (一)、马上所持的长矛。 南朝 梁简文帝 《马矟谱序》:“马矟为用,虽非远法,近代相传,稍已成艺。”《南史·柳世隆传》:“﹝ 柳世隆 ﹞常自云:‘马矟第一,清谈第二,弹琴第三。’。在朝不干世务。”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男儿须作健,清谈兼马矟。” 【马】字解释:
马(馬) 【矟】字解释: 矟shuò 古同“槊”,长矛:“元吉执矟跃马,志在刺之。” 笔画数:12; 部首:矛; 笔顺编号:545232432511 |
上一个:靰鞡草
下一个: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