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大全 | 繁体字转换器 | 火星文转换器 | 组词大全 | 造句大全

词语:

七德舞

词语七德舞
拼音qī dé wǔ
字数3字词语
意思

解释一:

唐 舞名。唐 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 贞观 七年 太宗 制《破阵乐舞图》,后令 魏徵、虞世南 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唐 白居易《七德舞》诗:“七德舞,七德歌,传自 武德 至 元和。”《旧唐书·音乐志一》:“贞观 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阵》之曲……其后令 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药 改制歌辞,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焉。”

解释二:

(一)、唐 舞名。

唐 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 贞观 七年 太宗 制《破阵乐舞图》,后令 魏徵 、 虞世南 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七德舞,七德歌,传自 武德 至 元和 。”《旧唐书·音乐志一》:“ 贞观 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阵》之曲……其后令 魏徵 、 虞世南 、 褚亮 、 李百药 改制歌辞,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焉。”

【七】字解释:


qī 
 ◎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中译英:seven 


【德】字解释:

● 德 dé 
◎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 姓。
反义词:怨

【舞】字解释: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笔画数:14;
部首:夕;
笔顺编号:31122221354152

上一个:黄昏汤

下一个:轻气球

相关词语:

狝猴舞七十岁七大八干戚舞芭蕾舞刘琨舞跳脚舞人血七斗牛舞讲孝德七大家贡德人明德园七宝车德州港鼓舞曲七宝茶佛四德客家舞侯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