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忽
词语 | 一忽 |
---|---|
拼音 | yī h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立刻;马上。(二)、一会儿。 解释二: (一)、立刻;马上。 《金瓶梅词话》第五七回:“走到房中,倒在象牙牀上,一忽地睡去了。” 叶圣陶 《夜》:“一种热望一忽儿完全占领了她。” (二)、一会儿。 郁达夫 《还乡记》:“不多一忽,火车慢慢儿的开了。” 萧三 《敌后催眠曲》:“小宝宝,你不要嚷,一忽儿就会天大亮。” 杨朔 《百花山》:“ 梁振江 笑笑说:‘也没什么奇怪的’,垂着眼皮想了一忽儿,开口说起来。” 解释三: 一忽,yī hú,立刻;马上。出自《金瓶梅词话》。 【一】字解释: 一yī ㄧˉ ◎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 纯;专:专~。~心~意。 ◎ 全;满:~生。~地水。 ◎ 相同:~样。颜色不~。 ◎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 乃;竞:~至于此。 ◎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 或者:~胜~负。 ◎ 初次:~见如故。 ◎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中译英: a ,an ,one 【忽】字解释: 忽hū 粗心,不注意:忽视。疏忽。忽略。玩忽职守。 迅速,突然:忽而。忽然。忽地。忽高忽低。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忽微(极言细微)。微忽其微。 笔画数:8; 部首:心; 笔顺编号:35334544 |
上一个:限内
下一个:觿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