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旗
词语 | 黄龙旗 |
---|---|
拼音 | huáng lóng qí |
字数 | 3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清 朝国旗。解释二: (一)、清 朝国旗。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寄伯瑶》:“不然十丈黄龙旗,何尝我国无公使。” 袁鹰 《悲欢·十月长安行》:“且不说你曾亲眼看到英雄的人民,怎样砍倒黄龙旗、五色旗。” 【黄】字解释: 黄huáng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姓。 笔画数:11; 部首:黄; 笔顺编号:12212512134 【龙】字解释: 龙 【旗】字解释: 旗qí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zhé),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笔画数:14; 部首:方; 笔顺编号:41533112211134 |
上一个:逆竖
下一个:查子帐
相关词语:
厢蓝旗厢红旗黄罗帔黄泛区龙文剑黄颔蛇捂山黄黄蜀葵黄芦树青龙洞内黄侯黄天荡黄佐卿龙窠石交龙锦黄药子黄酥丹火龙船姚黄花黄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