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
词语 | 儒生 |
---|---|
拼音 | rú shē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云间有儒生 莫后光见之。——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解释二: (一)、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 之降 汉 ,从儒生弟子百餘人。” 汉 王充 《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説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列子·周穆王》:“ 鲁 有儒生,自媒能治之。” 唐 元结 《寄源休》诗:“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郁达夫 《读陈孝威<上罗斯福总统书>后感》诗:“儒生未必全无用,纸上谈兵笔有神。” 【儒】字解释: 儒rú 指读书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古同“懦”,懦弱。 笔画数:16;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14524444132522 【生】字解释: ● 生shēng ㄕㄥˉ
|
上一个:海底
下一个: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