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樽
词语 | 洼樽 |
---|---|
拼音 | wā zū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洼尊”。唐 开元 中 李适之 登 岘山,见山上有石窦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其上,名曰“洼樽”。解释二: (一)、亦作“ 洼尊 ”。 唐 开元 中 李适之 登 岘山 ,见山上有石窦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其上,名曰“洼樽”。 唐 颜真卿 《登岘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 李公 登饮处,因石为洼樽。”后因称形状凹陷、可以盛酒的山石为“洼樽”。亦借指深杯。 唐 白居易 《双石》诗:“洼樽酌未空,玉山穨已久。” 宋 苏轼 《和<归去来兮辞>》:“挹吾天醴,注之洼樽。”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词:“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清 杜岕 《叶桐初五十》诗:“ 太湖 似明镜, 林屋 凿洼樽。” 解释三: 亦作“ 洼尊 ”。 唐 开元 中 李适之 登 岘山 ,见山上有石窦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其上,名曰“洼樽”。 【洼】字解释: 洼wā 凹陷的地方:水洼儿。洼子。 低凹,深陷:洼地。眼眶洼进去。 笔画数:9;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21121 【樽】字解释: 樽zūn 古代盛酒的器具:“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笔画数:16;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431253511124 |
上一个:丽景
下一个:赤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