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词语 | 气味 |
---|---|
拼音 | qì wè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嗅觉所感到的味道气味浓香散发出气味比喻人的性格、情调有点沙文主义气味解释二: (一)、滋味和嗅觉所感到的味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蔓菁》:“九英,叶根麤大,虽堪举卖,气味不美。” 唐 杜甫 《谢严中丞送乳酒》诗:“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宋 梅尧臣 《答王德言遗柑》诗:“ 荆州 持大橘,亦自名黄柑;忽得 洞庭 美,气味何可参。” 许地山 《再会》:“只要饼底气味好就够了。” (二)、比喻意趣或情调。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不喜星书及算术、九宫、三棊、太一、飞符之属,了不从焉,由其苦人而少气味也。” 唐 白居易 《白发》诗:“雪髮随梳落,霜毛绕鬢垂。加添老气趣,改变旧容仪。” 宋 范成大 《元日山寺》诗:“少年豪壮今如此,略与残僧气味同。” 清 包彬 《次韵答薛汇仙》:“天空地阔容疎放,祇有吾曹气味投。”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五:“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只有离开党完事。” (三)、指神态。 《老残游记》第二回:“但觉得那人气味倒还沉静,出得臺来,并无一语。” 解释三: 气味是物体本身或散发的味道。 【气】字解释: 气(氣) qì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欺压:受气。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笔画数:4; 部首:气; 笔顺编号:3115 【味】字解释: ● 味wèi ㄨㄟˋ◎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味。香味儿。 ◎ 情趣: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 体会,研究:体味。耐人寻味。 ◎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味药。 笔顺编号:25111234 |
上一个:语气词
下一个: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