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迹
词语 | 麤迹 |
---|---|
拼音 | cū j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见“麤迹”。(二)、亦作“麤跡”。谓大道正理。 (三)、谓大的事迹。 解释二: (一)、见“ 麤迹 ”。 (二)、亦作“ 麤跡 ”。谓大道正理。 《子华子·晏子》:“法也者,制世之麤迹也。” 明 宋濂 《送璞原师还越中序》:“盖宗儒典,则探义理之精奥,慕真乘,则盪名相之麤跡。” (三)、谓大的事迹。 清 张潮 《幽梦影》:“文章是有字句之锦绣,锦绣是无字句之文章,两者同出於一原。姑即麤跡论之,如 金陵 、如 武林 、如 姑苏 ,书林之所在,即机杼之所在也。” 解释三: 麤迹是词语词汇,拼音是cū jì ,注音是ㄘㄨ ㄐㄧˋ。 【麤】字解释: 麤cū 同“粗”。 笔画数:33; 部首:鹿; 笔顺编号:413522115354135221153541352211535 【迹】字解释: 迹jì 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笔画数:9; 部首:辶; 笔顺编号:413234454 |
上一个:嘉气
下一个:鸳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