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肠
词语 | 鳢肠 |
---|---|
拼音 | lǐ chá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1).乌鳢的肠。可入药。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鳢鱼》:“其肠旧以入药,谓之鱧肠。”(2).草名。亦名莲子草、旱莲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鳢肠》﹝集解﹞引 苏恭 曰:“鱧肠生下湿地,所在坑渠间多有。苗似旋覆。二月、八月採,阴乾。”参见“ 旱莲 ”。英文翻译1.{植} Eclipta prostrata (菊科一年生草本, 别称“旱莲草”、“墨旱莲”, 全草入中药)解释二: (一)、乌鳢的肠。可入药。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鳢鱼》:“其肠旧以入药,谓之鱧肠。” (二)、草名。亦名莲子草、旱莲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鳢肠》﹝集解﹞引 苏恭 曰:“鱧肠生下湿地,所在坑渠间多有。苗似旋覆。二月、八月採,阴乾。”参见“ 旱莲 ”。 【鳢】字解释: 鳢(鱧) lǐ 〔鳢鱼〕身体圆筒形,青褐色,头扁,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为淡水养殖业的害鱼。肉可食,亦称“黑鱼”、“乌鳢”。 (鱧) 笔画数:21; 部首:鱼; 笔顺编号:352512112512211251431 【肠】字解释: 肠(腸) cháng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肠子。肠衣。肝肠寸断。羊肠小道。脑满肠肥。 笔画数:7; 部首:月; 笔顺编号:3511533 |
上一个:土埂
下一个:六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