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则
词语 | 民则 |
---|---|
拼音 | mín zé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人们行为的准则。(二)、治民的方法。 解释二: (一)、人们行为的准则。 《书·君牙》:“弘敷五典,式和民则。”《国语·晋语五》:“今 宋 人弑其君,是反天地而逆民则也。”《艺文类聚》卷三八引 汉 崔瑗 《南阳文学颂》:“我国既淳,我俗既敦;神乐民则,嘉生乃繁。” (二)、治民的方法。 《国语·楚语上》:“是知天咫,安知民则?” 韦昭 注:“咫,言少也。此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 【民】字解释: 民mín ㄇㄧㄣˊ◎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 同“苠”。 反义词:官 笔顺编号:51515 【则】字解释: 则 |
上一个:行婆
下一个: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