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词语 | 小米 |
---|---|
拼音 | xiǎo m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年生谷类,其谷粒作为人的一种食物和鸟类食料,学名叫“粟”粟去了壳的子实解释二: (一)、去壳后的粟粒。亦用以指粗贱食物。 元 王逢 《浦东女》诗:“鵓鳩呼雨楝花紫,大麦饭香胜小米。” 明 王冕 《冀州道中》诗:“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粟》:“北人谓之小米也。” 李木庵 《延安新竹枝词》:“小米菜根味亦甘,屠门大嚼想来馋。” (二)、称 宋 米友仁 。 《宋史·文苑传六·米芾》:“﹝ 米芾 ﹞子 友仁 ,字 元暉 ,力学嗜古,亦善书画,世号 小米 。” 元 虞集 《为汪华玉题所藏长江万鸦图》诗:“ 郭熙 平远无散地, 小米 苍茫託天趣。” 【小】字解释: 小xiǎo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 时间短:小坐。小住。 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 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妾:小房。 大老 笔画数:3; 部首:小; 笔顺编号:234 【米】字解释: ● 米mǐ ㄇㄧˇ◎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 姓。 |
上一个:论才
下一个:辇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