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匈奴
词语 | 南匈奴 |
---|---|
拼音 | nán xiōng nú |
字数 | 3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东汉 光武帝 建武 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 内部分裂为二,其一部南下附 汉,被称为 南匈奴。解释二: (一)、东汉 光武帝 建武 二十四年(公元48年), 匈奴 内部分裂为二,其一部南下附 汉 ,被称为 南匈奴 。 【南】字解释: 南nán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姓。 北 南 nā 〔南无( 北mì)〕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北 笔画数:9; 部首:十; 笔顺编号:122543112 【匈】字解释: 匈xiōng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称“ 古同“胸”。胡”。 笔画数:6; 部首:勹; 笔顺编号:353452 【奴】字解释: 奴nú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奴。奴隶。奴婢(男女奴仆)。奴颜婢膝。奴性。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奴役。奴使。 使人甘受奴役地:奴化。 仆主 笔画数:5; 部首:女; 笔顺编号:53154 |
上一个:屯膏
下一个:瞧看
相关词语:
南阳市南海舶尖头奴淮南子南学会河南疃南公鼎芙奴传南郭綦名利奴泼奴胎南山叟奴才相牧猪奴田舍奴南障山南门姓指南车南伯姓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