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违
词语 | 辟违 |
---|---|
拼音 | pì wé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邪僻背理。《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荀子·修身》:“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慤,程役而不録,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二)、指行邪僻背理之事。《史记·五帝本纪》:“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 禹 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 解释二: (一)、邪僻背理。 《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荀子·修身》:“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慤,程役而不録,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 (二)、指行邪僻背理之事。 《史记·五帝本纪》:“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 禹 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 解释三: 辟违是汉语词汇,拼音pì wéi,1、邪僻背理2、指行邪僻背理之事。 【辟】字解释: 辟bì 君主:复辟。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古同“睥”,睥睨。 辟 (①辟③闢) pì 开发建设:开辟。 驳斥,排除:辟邪。辟谣。辟蠹。 透彻:精辟。透辟。鞭辟入里。 法,刑:大辟(古代指死刑)。 笔画数:13; 部首:辛; 笔顺编号:5132514143112 【违】字解释: 违(違) wéi 背,反,不遵守:违背。违反。违犯。违法。违抗。违章。事与愿违。 不见面,离别:久违。 邪恶,过失。 背从奉 笔画数:7; 部首:辶; 笔顺编号:1152454 |
上一个:臭不离
下一个: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