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理
词语 | 肉理 |
---|---|
拼音 | ròu l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肉的纹理。(二)、犹质地。 解释二: (一)、肉的纹理。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十:“一日有庄氓餽巨鳖,翁喜亟付之庖。庖人解其甲,则见肉理盘旋,与常鳖殊不类。” (二)、犹质地。 宋 梅尧臣 《答宋学士寄澄心堂纸百幅》诗:“古纸精光肉理厚,邇岁好事亦稍推。” 【肉】字解释: ● 肉ròu ㄖㄡˋ◎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 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 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肉。 ◎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英文翻译 flesh; meat; 【理】字解释: 理lǐ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古代指狱官、法官。 姓。 笔画数:11;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2511211 |
上一个:谐辞
下一个:碜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