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鼓
词语 | 贲鼓 |
---|---|
拼音 | bēn gǔ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大鼓。解释二: (一)、大鼓。 《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樅,賁鼓维鏞。” 毛 传:“賁,大鼓也。” 孔颖达 疏:“賁,大也,故谓大鼓为賁鼓。”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三:“賁鼓密而含响,朗笛疏而吐音。” 明 夏完淳 《送客游闽》诗:“楼船十万止於此,金鉦賁鼓安在哉?” 解释三: ㄅㄣ ㄍㄨˇ贲鼓(贲鼓)即“鼖鼓”。《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族,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大鼓。《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毛 传:“贲,大鼓也。” 孔颖达 疏:“贲,大也,故谓大鼓为贲鼓。”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三:“贲鼓密而含响,朗笛疏而吐音。”明 夏完淳 《送客游闽》诗:“楼船十万止於此,金钲贲鼓安在哉?” 【贲】字解释: 贲(賁) bì 文饰,装饰得很好:贲临(贵宾盛装来临)。 笔画数:9; 部首:贝; 笔顺编号:121222534 【鼓】字解释: 鼓gǔ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僶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饱瘪泄 笔画数:13; 部首:鼓; 笔顺编号:1212514311254 |
上一个:隆上
下一个:称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