踣鹿
词语 | 踣鹿 |
---|---|
拼音 | bó l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踣之。”后以“踣鹿”比喻得到旁人帮助。(二)、指援助他人。王闿运《哀江南赋》:“临 湘 苍黄,危巢不覆。桓桓总兵,功齐踣鹿。” 解释二: (一)、《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 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踣之。”后以“踣鹿”比喻得到旁人帮助。 (二)、指援助他人。 王闿运 《哀江南赋》:“临 湘 苍黄,危巢不覆。桓桓总兵,功齐踣鹿。” 【踣】字解释: 踣bó 跌倒:屡踣屡起。 倒毙,僵死,破灭:踣其国家。踣毙不振。 笔画数:15;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41431251 【鹿】字解释: 鹿lù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粗,粗劣:鹿裘。鹿布。鹿床。 姓。 笔画数:11; 部首:鹿; 笔顺编号:41352211535 |
上一个:矜负
下一个:递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