翬翟
词语 | 翬翟 |
---|---|
拼音 | huī d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泛指雉科鸟类。《后汉书·舆服志下》:“观翬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夫翬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明 刘基《述志赋》:“谓翬翟为弗章兮,爱羸豕之负涂。”(二)、后妃的礼服。南朝 宋 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衡緫灭容,翬翟毁衽。”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氏檄》:“践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按《旧唐书·舆服志》载,皇后服有褘衣,“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翬翟之形”,故以“翬翟”指后妃之服。 【翬】字解释: 翬huī 见“翚”。 笔画数:15; 部首:羽; 笔顺编号:541541451251112 【翟】字解释: 翟dí 长尾山雉(野鸡)。 古代乐舞用的雉羽。 古同“狄”,称中国北方的民族。 翟 zhái 姓。 笔画数:14; 部首:羽; 笔顺编号:54154132411121 |
上一个:枕凷
下一个: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