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舍
词语 | 草舍 |
---|---|
拼音 | cǎo shè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谓宿止于草野间。(二)、茅屋。 解释二: (一)、谓宿止于草野间。 《诗·召南·甘棠》“ 召伯 所茇” 汉 郑玄 笺:“茇,草舍也。”《后汉书·冯异传》:“及 王郎 起, 光武 自 蓟 东南驰,晨夜草舍,至 饶阳 无蔞亭 。” 李贤 注:“舍,止息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行旅草舍,外閭不闭。” (二)、茅屋。 唐 刘长卿 《寻龙井杨老》诗:“柴门草舍絶风尘,空谷耕田学 子真 。” 宋 曾巩 《学舍记》:“﹝予﹞休於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虎》:“后二十餘日復过妻家,草舍依然,俱不復有人矣。” 解释三: 草舍,汉语词汇,拼音:cǎo shè释义:1、宿止于草野间。2、茅屋。 【草】字解释: 草cǎo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a.指汉字草书;b.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鸡。 笔画数:9;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251112 【舍】字解释: 舍shè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姓。 取 笔画数:8; 部首:舌; 笔顺编号:34112251 |
上一个:尉承
下一个:蒸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