剸理
词语 | 剸理 |
---|---|
拼音 | tuán l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治理,裁处。解释二: (一)、治理,裁处。 明 李东阳 《故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进阶嘉议大夫顾君墓表》:“至 吉安 ,承大猛后,稍济以宽,剸理繁错,不动声气。” 【剸】字解释: 剸tuán 割断,截断:“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剸。” 剸 zhuān 专擅。 统领。 笔画数:13; 部首:刂; 笔顺编号:1251121412422 【理】字解释: 理lǐ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古代指狱官、法官。 姓。 笔画数:11;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2511211 |
上一个:力役
下一个:辅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