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凭
词语 | 公凭 |
---|---|
拼音 | gōng pí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官方的证明文件。宋 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窃谓立条已经数年,海外无不闻知,而 徐积 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每遇冬讯北风发时,从舶商经所在舶司陈告,请领总司衙门元发下公据公凭。”解释二: (一)、官方的证明文件。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窃谓立条已经数年,海外无不闻知,而 徐积 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每遇冬讯北风发时,从舶商经所在舶司陈告,请领总司衙门元发下公据公凭。” 解释三: gōng píngㄍㄨㄙ ㄆㄧㄥˊ公凭(公凭)官方的证明文件。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窃谓立条已经数年,海外无不闻知,而 徐积 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每遇冬讯北风发时,从舶商经所在舶司陈告,请领总司衙门元发下公据公凭。” 【公】字解释: 公gōng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雄性的:公母。公畜。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姓。 母私婆 笔画数:4; 部首:八; 笔顺编号:3454 【凭】字解释: 凭(憑) píng 靠在东西上:凭栏。凭吊(对着遗迹怀念)。 依靠,仗恃:凭借。凭靠。凭信。 根据:凭票入场。 证据:凭据。文凭。凭空。凭证。空口无凭。 由着,听任:任凭。听凭。 笔画数:8; 部首:几; 笔顺编号:32312135 |
上一个:千古计
下一个: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