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之木
词语 | 三尺之木 |
---|---|
拼音 | sān chǐ zhī mù |
字数 | 4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指琴。汉王充《论衡·感虚》:“三尺之木,数絃之声,感动天地,何其神也?”黄晖校释:“《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絃,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解释二: 三尺之木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ānchǐzhīmù,出自《论衡·感虚》。 【三】字解释: 三sān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中译英:three 【尺】字解释: 尺chǐ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尺 chě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笔画数:4; 部首:尸; 笔顺编号:5134 【之】字解释: zhī ㄓˉ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 往,到:“吾欲~南海”。 【木】字解释: 木m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呆笨:木鸡。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笔画数:4;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 |
上一个:痛怨
下一个:像片镶嵌
相关词语:
三牛为麄足球之乡桑榆之礼三字经体大匠之门三大改造天女之惠前車之鑒青云之志拳拳之心三瓜两枣文定之喜三礼教育風雲之志木讷近仁三师七僧三千愚人三年之丧曝腮之鱼三国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