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礼
词语 | 昏礼 |
---|---|
拼音 | hūn l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解释二: (一)、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墨子·非儒下》:“昏礼威仪,如承祭祀。”《礼记·郊特牲》:“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於异姓,所以附远厚列也。”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伺 璟 家有昏礼,将刺杀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媵娣姪于昏礼,登孙尸于祭祀。” 【昏】字解释: 昏hūn 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昏晓(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x媙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暗而无光:昏暗。昏黑。 惑乱:昏愦。昏聩。昏庸。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昏。昏厥(亦称“晕厥”)。昏乱。 古同“婚”,婚姻。 晨晨 笔画数:8; 部首:日; 笔顺编号:35152511 【礼】字解释: ● 礼(禮)lǐ ㄌㄧˇ |
上一个:游声
下一个:惊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