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葘
词语 | 断葘 |
---|---|
拼音 | duàn z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断菑”。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解释二: (一)、亦作“ 断菑 ”。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 《荀子·非相》:“ 周公 之状,身如断葘。”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皇矣》诗传:‘木立而死曰葘。’葘者,植立之貌。 周公 背傴,或曰韤僂,其形曲折,不能直立,故身如断葘矣。”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今疾病见古书》:“‘ 周公 如断菑’亦枯瘦之义。” 【断】字解释: 断(斷) duàn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弉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判定,决定: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一定,绝对: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续 笔画数:11; 部首:斤; 笔顺编号:43123453312 【葘】字解释: 葘zī 古同“菑”。 笔画数:12;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555125121 |
上一个:心愫
下一个:嵚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