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卿
词语 | 宗卿 |
---|---|
拼音 | zōng qī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与国君同宗之大臣。《左传·成公十四年》:“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杜预 注:“同姓之卿。”《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吾子为 鲁 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二)、宗正寺卿的省称。唐 杜甫《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仇兆鳌 注:“《唐书》:宗正寺卿一人,从三品,掌天子族亲属籍,以辨昭穆。” (三)、泛称朝廷中掌礼仪、祭祀、宗庙之长官。南朝 梁 陆倕《为王光禄转太常让表》:“故拜命无辞,受爵不让,况宗卿清重,歷选所难。”宋 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备员西学,已愧空疎;易职东班,尤惊忝冒。遂领宗卿之事,併为儒者之荣。” 解释二: (一)、与国君同宗之大臣。 《左传·成公十四年》:“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 杜预 注:“同姓之卿。”《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吾子为 鲁 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 (二)、宗正寺卿的省称。 唐 杜甫 《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 仇兆鳌 注:“《唐书》:宗正寺卿一人,从三品,掌天子族亲属籍,以辨昭穆。” (三)、泛称朝廷中掌礼仪、祭祀、宗庙之长官。 南朝 梁 陆倕 《为王光禄转太常让表》:“故拜命无辞,受爵不让,况宗卿清重,歷选所难。” 宋 苏轼 《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备员西学,已愧空疎;易职东班,尤惊忝冒。遂领宗卿之事,併为儒者之荣。” 【宗】字解释: 宗zōng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宗。宗庙。宗祠。 家族: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 派别: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宗旨。开宗明义。 尊奉:宗仰。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宗师。 量词,指件或批:一宗心事。 姓。 笔画数:8;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11234 【卿】字解释: 卿qīng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卿相。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古代夫妻互称:卿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姓。 笔画数:10; 部首:卩; 笔顺编号:3535115452 |
上一个:亮爽
下一个:鸣金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