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垸
词语 | 圩垸 |
---|---|
拼音 | wéi yuà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滨湖地区为了防止湖水侵入而筑的堤:圩垸工程。解释二: (一)、四围筑堤,以防止高水位的堤外水侵入的低洼农田。 长江 下游称为圩,中游称为垸,统称圩垸。 清 魏源 《湖北堤防议》:“ 元 明 以还,海堰尽占为田,穴口止存其二,隄防夹南北岸数百里,而下游之 洞庭 ,又多佔为圩垸,容水之地尽化为阻水之区。” 解释三: 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农业区。在长江下游叫做“圩”,中游叫做“垸”,统称“圩垸”。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叫做圩区或圩垸地区。 【圩】字解释: 圩wéi 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圩垸。圩子。筑圩。 有圩围住的地区:圩田。盐圩。 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亦称“围子”):土圩子。 圩 xū 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赶圩。圩日。 笔画数:6;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112 【垸】字解释: 垸yuàn 中国湖南、湖北两省在湖泊地带挡水的堤圩,亦指堤所围住的地区:垸子。堤垸。垸田。 垸 huán 用漆和灰涂抹器物。 古同“锾”,古代重量和货币单位。 笔画数:10;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4451135 |
上一个:咶耳
下一个: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