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厉
词语 | 抗厉 |
---|---|
拼音 | kàng l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高尚严正。《东观汉记·逢萌传》:“少有大节,志意抗厉。”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材理》:“抗厉之人,不能迴挠。”清 周亮工《盛此公哭金冶王》诗:“其人抗厉希古,不可一世。”(二)、声音高亢,容色严厉。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上:“卫公 始困於贫贱,因过 华山庙,诉於神,且请告以位宦所至。辞色抗厉,观者异之。”《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于谨 ﹞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胡三省 注:“抗厉,举声高亢且正色严厉也。” (三)、振奋。《后汉书·窦融传》:“今 关 东盗贼已定,大兵今当悉西,将军其抗厉威武,以应期会。” 【抗】字解释: 抗kàng 抵御: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 拒绝:抗议。抗上。抗命。抗税。 对等: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笔画数:7;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4135 【厉】字解释: 厉(厲) lì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古同“疠”、“癞”,恶疮。 姓。 笔画数:5; 部首:厂; 笔顺编号:13153 |
上一个:收掇
下一个:戆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