楫櫂
词语 | 楫櫂 |
---|---|
拼音 | jí zhào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船桨。短桨称楫,长桨称櫂。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譬犹芟刈股肱,独任胸腹;浮舟江海,捐弃楫櫂,观者为之寒心。”《南史·儒林传·王元规》:“元规 唯有一小船,仓卒引其母妹并姑姪入船,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汉书·元后传》“辑濯 越 歌”唐 颜师古 注:“令执楫櫂人为 越 歌也。”(二)、指船。晋 潘岳《西征赋》:“凡厥寮司,既富而教,咸帅贫惰,同整檝櫂。”宋 姜夔《湘月》词序:“长溪 杨声伯 典 长沙 檝櫂,居濒 湘江。” 【楫】字解释: 楫jí 划船用具:舟楫。楫师(船工)。中流击楫。 古同“辑”,聚集。 笔画数:13;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251122111 【櫂】字解释: 櫂zhào 同“棹1”。 笔画数:18;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54154132411121 |
上一个:鹢首徐回
下一个:龙睛凤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