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
词语 | 诗韵 |
---|---|
拼音 | shī yù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做诗所押的韵。(二)、做诗所依据的韵书,一般指做旧诗所依据的《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共106韵。 解释二: (一)、诗的韵。 唐 白居易 《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传题诗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谢》诗:“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鏘玉不如。” (二)、诗词用韵所依据的韵书。 宋 以后通用《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共106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説话,倒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效验。” 解释三: 诗韵,是做诗所依据的韵书,一般指《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一共106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诗】字解释: 诗(詩) shī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a.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b.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笔画数:8;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121124 【韵】字解释: 韵 yùn◎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腹(韵母中主要元音)。~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 ◎ 和谐而有节奏的:~白。琴~悠扬。 ◎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风~。气~。~味。 |
上一个:黼帏
下一个: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