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堠
词语 | 里堠 |
---|---|
拼音 | lǐ hòu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里候”。古时道旁分程记里所设的土堆,犹今之里程碑。解释二: (一)、亦作“ 里候 ”。古时道旁分程记里所设的土堆,犹今之里程碑。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自 幽州 至此无里候,其所向不知为南北。” 宋 苏轼 《华阴寄子由》诗:“里堠消磨不禁尽,速携家餉劳驂騑。”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州郡方域·里路》:“按 黄帝 游幸天下,而车以记里,疑道路之纪以里堠,起 轩辕 时也。”《辽史·地理志三》:“自此入山,詰曲登陟,无復里堠,但以马行记日,约其里数。” 【里】字解释: ● 里(裏)lǐ ㄌㄧˇ◎ 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弄(lòng )。 ◎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 ◎ 衣物的内层:被里。 ◎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里外。心里。这里。那里。 ◎ 姓。 反义词 表 面 外 【堠】字解释: 堠hòu 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斥堠(“斥”,侦察的意思;侦察敌情的建筑物,亦指探测敌情的士兵)。烽堠。堠鼓。 记里数的土堆:堠子(标记里程的土堆,引申为路程)。堠程。 笔画数:12;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325131134 |
上一个:怱次
下一个: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