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风
词语 | 招风 |
---|---|
拼音 | zhāo fē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指惹人注意而生出是非。解释二: (一)、把风引来。 晋 陆机 《羽扇赋》:“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四折:“你挐着一把扇子……与县令招风打扇。”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六段:“松树又爱招风,光听见四面山头忽忽好响,不知风有多大。” (二)、形容耳朵之大。言其会把风引来,故云。 茅盾 《子夜》六:“俄而他转过一个侧形来,野马似的一张长脸,却又是缩鼻子,招风大耳朵。”《收穫》1981年第4期:“个子略高的那个是招风耳,眼睛很圆。” (三)、喻惹人注意而生是非。 赵树理 《登记》一:“人家都说:一个 马 家院的 燕燕 ,一个咱家的 艾艾 ,是村里两个招风的东西。”《收穫》1981年第6期:“国画界、出版界都有人在注意你,跑得太快,要招风呀!” 解释三: 词语:指引人注意而招惹是非也指“鹓鶵育九雏”中的一雏 【招】字解释: 招zhāo 打手势叫人来:招唤。招呼。招手上车。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招集。招收。招纳。招贤。招聘。招兵买马。 应接:招待宾客。 引来:招惹。招引。招揽。招致。 承认自己的罪行:招供。招认。不打自招。 同“着3”①②。 摇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笔画数:8;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53251 【风】字解释: 风(風) fēng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姓。 风 (風) fěng 古同“讽”,讽刺。 笔画数:4; 部首:风; 笔顺编号:3534 |
上一个:煤精
下一个: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