骍刚
词语 | 骍刚 |
---|---|
拼音 | xīng gā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赤色的坚土。(二)、祭祀用的赤色公牛。 解释二: (一)、赤色的坚土。 《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騂刚用牛。” 郑玄 注:“谓地色赤而土刚强也。 郑司农 云:‘用牛,以牛骨汁渍其种也,谓之粪种。’” 清 王夫之 《南岳赋》:“乃循近趾,踪远迒,折柔埴,柬騂刚。” (二)、祭祀用的赤色公牛。 《诗·鲁颂·閟宫》:“白牡騂刚,牺尊将将。” 毛 传:“白牡, 周公 牲也;騂刚, 鲁公 牲也。”《礼记·明堂位》:“ 夏后氏 牲尚黑, 殷 白牡, 周 騂刚。” 孔颖达 疏:“騂,赤色。刚,牡也。”参见“ 騂犅 ”。 【骍】字解释: 骍(騂) xīng 赤色的马和牛,亦泛指赤色。 笔画数:10; 部首:马; 笔顺编号:5514143112 【刚】字解释: 刚(剛) gāng 硬,坚强,与“柔”相对:刚强。刚直。刚烈。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刚健。刚毅。刚决。刚正不阿(?)。刚愎自用。 恰好,恰巧:刚刚(a.恰好;b.才)。刚好。 才:刚才。刚来就走。 姓。 刚刚刚才柔 笔画数:6; 部首:刂; 笔顺编号:253422 |
上一个:囚饮
下一个:绣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