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
词语 | 儒释 |
---|---|
拼音 | rú sh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儒教和佛教。解释二: (一)、儒教和佛教。 唐 卢纶 《斅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诗:“ 挺贇 惠学该儒释,袖有 颜 徐 真草跡。” 宋 陈善 《扪蝨新话·儒释迭为盛衰》:“吾以是知儒释二者,殆迭为盛衰。” 【儒】字解释: 儒rú 指读书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古同“懦”,懦弱。 笔画数:16;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14524444132522 【释】字解释: 释(釋) shì 解说,说明:解释。注释。释文。释义。 消除,消散:释疑。释怨。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 放开,放下:释放。保释。手不释卷。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氏。释教。释子(和尚)。释藏(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释典。 笔画数:12; 部首:采; 笔顺编号:343123454112 |
上一个:奶油书生
下一个:逾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