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判
词语 | 公判 |
---|---|
拼音 | gōng pà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公开宣判,法院在群众大会上向当事人和公众宣布案件的判决。(二)、公众评判。 解释二: (一)、公正评判。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故凡两国失和,多请邻邦公判。” (二)、公开宣判。把审理完结的案件当众判决。 【公】字解释: 公gōng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雄性的:公母。公畜。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姓。 母私婆 笔画数:4; 部首:八; 笔顺编号:3454 【判】字解释: 判pàn 区别,分辨,断定:判明。判辨。判据。判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判断。 分开,截然不同:判然。判若两人。判若鸿沟。 评定:裁判。谈判。判卷子。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判词。判决。判案。 古代官名:通判。判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笔画数:7; 部首:刂; 笔顺编号:4311322 |
上一个:炸街
下一个:金圣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