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大全 | 繁体字转换器 | 火星文转换器 | 组词大全 | 造句大全

词语:

邑里

词语邑里
拼音yì lǐ
字数2字词语
意思

解释一:

(1).乡里。《墨子·尚贤中》:“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 宋 陈师道 《<茶经>序》:“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於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李少白传》:“ 李杜 ,字 少白 ,与余同邑里。”(2).指乡里的人民。《吕氏春秋·诬徒》:“归则愧於父母兄弟,出则慙於知友邑里。”《后汉书·朱暉传》:“自去 临淮 ,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 清 归庄 《噫嘻》诗之二:“虏方逼断髮,邑里尽夷蛮。”(3).乡贯;籍贯。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 清 陈鳣 《对策》卷二:“其所叙邑里世系,又详且悉矣。”

解释二:

(一)、乡里。

《墨子·尚贤中》:“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 宋 陈师道 《<茶经>序》:“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於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李少白传》:“ 李杜 ,字 少白 ,与余同邑里。”

(二)、指乡里的人民。

《吕氏春秋·诬徒》:“归则愧於父母兄弟,出则慙於知友邑里。”《后汉书·朱暉传》:“自去 临淮 ,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 清 归庄 《噫嘻》诗之二:“虏方逼断髮,邑里尽夷蛮。”

(三)、乡贯;籍贯。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 清 陈鳣 《对策》卷二:“其所叙邑里世系,又详且悉矣。”

解释三:

邑里,汉语词汇,释义为乡里。

【邑】字解释: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古同“悒”,愁闷不安。

笔画数:7;
部首:邑;
笔顺编号:2515215

【里】字解释:

● 里(裏)lǐ ㄌㄧˇ
◎ 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弄(lòng )。
◎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
◎ 衣物的内层:被里。
◎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里外。心里。这里。那里。
◎ 姓。
反义词
表 面 外 

上一个:槿花之乱

下一个:楚茨文克

相关词语:

杜里万里公邑陟里里区邑厉户邑邑郭五里邑号邑膰家邑爵里鞋里里党邑民邑闾邑子高里梧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