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子
词语 | 馅子 |
---|---|
拼音 | xiàn z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方〉同馅。(二)、比喻事情的底细,隐密的事,真正含义。 解释二: (一)、即馅。 《水浒传》第二七回:“实是只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太软了,也包不来馅子,再稍微掺和些干粉吧!”参见“ 馅 ”。 (二)、比喻包在中间之物。 《朱子全书》卷四五:“心以性为体,心将性做馅子模样,盖心之所以具是理者,以有性故也。” (三)、比喻事情的底细、隐秘。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一回:“这话本来是自己捏造出来的,要问的露出馅子来可就坏了。” 【馅】字解释: 馅(餡) xiàn 包在面食或点心等食品里面的肉、菜、糖等:馅子。馅儿饼。夹馅儿。肉馅儿。 笔画数:11; 部首:饣; 笔顺编号:35535321511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
上一个:还付
下一个:冰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