礓石
词语 | 礓石 |
---|---|
拼音 | jiāng sh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小石。(二)、泛指石头。 解释二: (一)、小石。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安石榴》:“栽石榴法……竖枝於坑畔,环口布枝,令匀调也。置枯骨、礓石於枝间,下土筑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薑石》:“礓石……或作礓砾。” (二)、泛指石头。 《南史·到溉传》:“ 溉 第居近 淮水 ,斋前山池有奇礓石,长一丈六尺。” 唐 卢纶 《题伯夷庙》诗:“ 中条山 下黄礓石,垒作 夷 齐 庙里神。” 解释三: 礓石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小石。 【礓】字解释: 礓jiāng 〔礓??〕台阶。亦作“姜??”。 一种不透水的矿石,块状或颗粒状:砂礓(可做建筑材料)。 笔画数:18; 部首:石; 笔顺编号:132511251211251211 【石】字解释: 石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石 dàn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笔画数:5; 部首:石; 笔顺编号:13251 |
上一个:窟臀
下一个:赤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