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颠
词语 | 狂颠 |
---|---|
拼音 | kuáng diā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癫狂。形容举止放荡无节制。解释二: (一)、癫狂。形容举止放荡无节制。 唐 张籍 《罗道士》诗:“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 宋 辛弃疾 《唐河传·效花间体》词:“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 元 杨讷 《西游记》第四本第十六出:“跟后趋前,莫生狂颠。” 清 蒲松龄 《杜子美》诗:“虽固旷达无边幅,毋乃恣肆近狂颠?” 解释三: 狂颠,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形容举止放荡无节制。 【狂】字解释: 狂kuáng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笔画数:7; 部首:犭; 笔顺编号:3531121 【颠】字解释: 颠(顛) diān 头顶:华颠。 最高最初的部分:颠末(本末)。山颠。 倾倒,跌:颠沛。颠倒(dǎo )。颠踬。颠覆。颠扑不破。 上下跳动:颠簸。 古同“癫”,精神错乱。 笔画数:16; 部首:页; 笔顺编号:1225111134132534 |
上一个:三岛
下一个:先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