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利
词语 | 散利 |
---|---|
拼音 | sàn l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十二荒政之一。指遇到凶年官府借给百姓种子和粮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散利,贷种食也。”贾公彦 疏:“散利,贷种食也者,谓丰时敛之,凶时散之,其民无者,从公贷之,或为种子,或为食用,至秋熟还公,据公家为散,据民往取为贷,故云散利。”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荒政·除盗》:“故《周礼》除盗贼而必先之散利,其亦有鉴于斯矣。”解释二: (一)、古代十二荒政之一。指遇到凶年官府借给百姓种子和粮食。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散利,贷种食也。” 贾公彦 疏:“散利,贷种食也者,谓丰时敛之,凶时散之,其民无者,从公贷之,或为种子,或为食用,至秋熟还公,据公家为散,据民往取为贷,故云散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荒政·除盗》:“故《周礼》除盗贼而必先之散利,其亦有鉴于斯矣。” 解释三: 散利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àn lì ,指遇到凶年官府借给百姓种子和粮食。 【散】字解释: 散sàn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排遣:散心。散闷(mèn )。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集聚 散 sǎn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 集聚 笔画数:12; 部首:攵; 笔顺编号:122125113134 【利】字解释: 利lì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利息。利率(l?)。一本万利。 姓。 本钝害弊 笔画数:7; 部首:刂; 笔顺编号:3123422 |
上一个:鴳鸿
下一个:天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