瘅疽
词语 | 瘅疽 |
---|---|
拼音 | dān j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恶疮。《左传·襄公十九年》:“荀偃 癉疽,生疡于头。”杜预 注:“癉疽,恶创。”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二:“李氏 头上生四处癉疽,脑溃,昼夜鸣叫。”解释二: (一)、恶疮。 《左传·襄公十九年》:“ 荀偃 癉疽,生疡于头。” 杜预 注:“癉疽,恶创。”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李氏 头上生四处癉疽,脑溃,昼夜鸣叫。” 【瘅】字解释: 瘅(癉) dàn 由劳累造成的病。 憎恨:彰善瘅恶。 古同“疸”,黄疸病。 瘅 (癉) dān ㄉㄢˉ 中医指热症:脾瘅。火瘅(即“丹毒”)。 笔画数:13; 部首:疒; 笔顺编号:4134143251112 【疽】字解释: 疽jū 中医指一种毒疮:痈疽。 笔画数:10; 部首:疒; 笔顺编号:4134125111 |
上一个:沙殻子
下一个:观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