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词语 | 鼠疫 |
---|---|
拼音 | shǔ y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鼠疫杆菌,啮齿动物如鼠、兔等感染这种病之后,再由蚤传入人体。主要症状是高热,头疼,淋巴结肿大,全身皮肤和内脏出血。也叫黑死病。解释二: (一)、急性传染病之一。也叫黑死病,分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三种。病原体是鼠疫杆菌,啮齿动物如鼠、兔等感染这种病之后,再由蚤传入人体。 【鼠】字解释: 鼠 shǔ ㄕㄨˇ◎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胆。~目寸光。投~忌器。~辈。 ◎ 隐忧:~思。 【疫】字解释: 疫yì 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瘟疫。鼠疫。防疫。检疫。疫情。免疫。 笔画数:9; 部首:疒; 笔顺编号:413413554 |
上一个:裙钗
下一个: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