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涝
词语 | 螽涝 |
---|---|
拼音 | zhōng lào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虫灾及水灾。《北齐书·文宣帝纪》:“戊申,詔 赵,燕、瀛、定、南营 五州及 司州 广平、清河 二郡,去年螽涝损田,兼春夏少雨,苗稼薄者,免今年租赋。”解释二: (一)、虫灾及水灾。 《北齐书·文宣帝纪》:“戊申,詔 赵 , 燕 、 瀛 、 定 、 南营 五州及 司州 广平 、 清河 二郡,去年螽涝损田,兼春夏少雨,苗稼薄者,免今年租赋。” 【螽】字解释: 螽zhōng 〔螽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阜螽〕即“蚱蜢”。 笔画数:17; 部首:虫; 笔顺编号:35444251214251214 【涝】字解释: 涝(澇) lào 雨水过多,庄稼被淹,与“旱”相对:抗旱防涝。涝灾。 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里或低洼处的水:排涝救灾。 旱 笔画数:10;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224553 |
上一个:格式合同
下一个:诧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