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节
词语 | 三三节 |
---|---|
拼音 | sān sān jié |
字数 | 3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即上巳节。古人于农历三月三日有修禊之俗,故称。解释二: (一)、即上巳节。古人于农历三月三日有修禊之俗,故称。 元 萨都剌 《春日侍驾游香山》诗:“三三节近晴光稳,满进 虞 廷万岁觴。”参见“ 上巳 ”。 解释三: 三三节(三三节)即上巳节。古人于农历三月三日有修禊之俗,故称。 元 萨都剌诗:“三三节近晴光稳,满进 虞 廷万岁觞。” 【三】字解释: 三sān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中译英:three 【节】字解释: 节(節) ji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礼度:礼节。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姓。 节 (節) jiē ㄐㄧㄝˉ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 (節)骨”读轻声)。 笔画数:5;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52 |
上一个:紧屯屯
下一个:分辨率
相关词语:
三八线一二三三不宜阳回节三铢钱十三行三极管大成节三条路桃李节节目牌夷三族三绕鹊三月二三大殿三衙家跑节场三真经三宣堂复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