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索
词语 | 戎索 |
---|---|
拼音 | róng suǒ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戎 人之法。《左传·定公四年》:“启以 夏 政,疆以戎索。”杜预 注:“大原 近戎而寒,不与中国同,故自以 戎 法。”后以泛指法令。唐 元稹《织妇词》:“早徵非是官家恶,去岁官家事戎索。”清 钱谦益《聊且园记》:“今之苟然者多矣,苟然於庙堂而国论坏,苟然於疆园而戎索坏。”解释二: (一)、戎 人之法。 《左传·定公四年》:“启以 夏 政,疆以戎索。” 杜预 注:“ 大原 近戎而寒,不与中国同,故自以 戎 法。”后以泛指法令。 唐 元稹 《织妇词》:“早徵非是官家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清 钱谦益 《聊且园记》:“今之苟然者多矣,苟然於庙堂而国论坏,苟然於疆园而戎索坏。” 解释三: 【词目】戎索【拼音】róng suǒ【注音】ㄖㄨㄙˊ ㄙㄨㄛˇ【释义】戎 人之法。《左传·定公四年》:“启以 夏 政,疆以戎索。” 杜预 注:“ 大原 近戎而寒,不与中国同,故自以 戎 法。”后以泛指法令。 唐 元稹 《织妇词》:“早徵非是官家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察属国之情形,务令受我戎索。” 【戎】字解释: 戎róng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古代称兵车:御戎。 大:戎功。 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姓。 笔画数:6; 部首:戈; 笔顺编号:113534 【索】字解释: ● 索 suǒ◎ 大绳子或大链子: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 ◎ 搜寻,寻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 讨取,要:索还。索求。索取。勒索。 ◎ 尽,毫无:索然无味。 ◎ 单独:离群索居。 ◎ 姓。 |
上一个:详洽
下一个:凶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