稞麦
词语 | 稞麦 |
---|---|
拼音 | kē mà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青稞。解释二: (一)、即青稞。麦的一种。我国 云南 西北部、 四川 西北部及 青海 、 西藏 等地栽培。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共采买 藏中 稞麦七万石,牛羊二万餘。” 【稞】字解释: 稞kē 〔青稞〕麦子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在中国西藏、青海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的原料,又可酿酒。亦称“稞麦”、“元麦”。 笔画数:13; 部首:禾; 笔顺编号:3123425111234 【麦】字解释: 麦(麥) mài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多种,子实供磨面食用,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通常专指“小麦”(通称“麦子”):麦田。麦收。麦饭豆羹(指农家粗茶淡饭)。 姓。 笔画数:7; 部首:麦; 笔顺编号:1121354 |
上一个:导体
下一个:网络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