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帑
词语 | 部帑 |
---|---|
拼音 | bù tǎ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清 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库银。解释二: (一)、清 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库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且拨解军餉及部帑,不下二千餘万。”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今奏借官款,勿论内帑,勿论部帑,责任均由 顺天府 一人担负。” 【部】字解释: ● 部bù ㄅㄨˋ◎ 全体中的一份: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 ◎ 具有统属关系: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 ◎ 安置安排:部署。 ◎ 量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英文翻译 part, division, section 【帑】字解释: 帑tǎng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zàng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zhòng )帑(大量的钱财)。 帑 nú 古同“孥”,儿女。 鸟尾:鸟帑。 笔画数:8; 部首:巾; 笔顺编号:53154252 |
上一个:山瘴
下一个:疲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