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凉
词语 | 趁凉 |
---|---|
拼音 | chèn liá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见“趁凉”。(二)、亦作“趁凉”。亦作“趂凉”。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以求凉意。 (三)、趁凉爽之时。 解释二: (一)、见“ 趁凉 ”。 (二)、亦作“ 趁凉 ”。亦作“趂凉”。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以求凉意。 唐 白居易 《晚庭逐凉》诗:“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 明 唐寅 《题画》诗之二:“长夏山邨诗兴幽,趂凉多在碧泉头。” (三)、趁凉爽之时。 宋 陆游 《秋后一日风雨》诗:“趁凉谋社酒,乘润理园蔬。”《水浒传》第十六回:“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趁凉起身去。” 清 蒲松龄 《农桑经·农经·治茅》:“麦后耕之最妙。是时天热,宜早晚趁凉。” 解释三: 【释义】:1.亦作"趂凉"。亦作"趁凉"。 2.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以求凉意。 3.趁凉爽之时。 【趁】字解释: 趁chèn 利用时间、机会:趁早。趁机。趁势。趁火打劫(趁人家发生火灾时去抢劫,喻在别人危难时乘机去捞好处)。趁热打铁。 搭乘:趁车。趁船。 逐,追赶:“花底山蜂远趁人”。 往,赴:趁墟(赶集)。趁熟(逃荒到丰收之处)。 富有:趁钱。趁几身衣服。 古同“称”,适合。 乘 笔画数:12; 部首:走; 笔顺编号:121213434333 【凉】字解释: 凉liáng 温度低:凉快。凉爽。凉意。凉气。阴凉。凉丝丝。凉亭。荒凉。 喻灰心,失望:听到这消息,我凉了半截。 中国西晋末年至北魏,各族统治者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五凉(前、后、南、北、西)。 冷热 凉 liàng 放一会儿,使温度降低:把开水凉一凉再喝。 冷热 笔画数:10; 部首:冫; 笔顺编号:4141251234 |
上一个:芒屦
下一个:遗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