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堡
词语 | 碉堡 |
---|---|
拼音 | diāo bǎo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供观察、射击、驻兵用的突出于地面的多层工事。多为砖石或混凝土结构。解释二: (一)、用砖石或混凝土等建成的防御建筑物。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捻匪初起》:“盖自 傅公 重庵 创修碉堡,仿坚壁清野之意。” 茅盾 《虚惊》:“在 东江 ,平常老百姓的住房都是碉堡的格局,这大房子如果从前是地主的家,当然是个十足的堡垒了。” 任海鹰 《西沙螺号·螺号声声》:“呜--都都,呜--都都,战斗的豪情满海岛。一把把刺刀浪峰上插,一座座碉堡屹立在 西沙 前哨!” 解释三: 军事上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多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碉堡一词在军事学术语中,德国为避难所、前苏联是储存场所、日本和其它国家是军事检查堡垒。 【碉】字解释: 碉diāo 〔碉堡〕军事上防守用的构筑物。 笔画数:13; 部首:石; 笔顺编号:1325135121251 【堡】字解释: 堡 bǎo ㄅㄠˇ◎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堡垒。城堡。桥头堡。 ◎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堡以自固”。 堡 bǔ ㄅㄨˇ ◎ 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堡子。马家堡。 堡 pù ㄆㄨˋ ◎ 古同“铺”,驿站(今用于地名):十里堡。 |
上一个:中夜
下一个:用谏